1957年五粮液由当时的“国营二十四酒厂”更名为“五粮液酒厂”,60年代时五粮液被评为我国八大名酒之一,已经初具规模。这个时期的五粮液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。
60年代五粮液主要特征
五粮液在60年代使用的商标都是交杯牌,度数为60°,容量规格有500ml、1000ml装。60年代前期使用软木塞封口,用红色胶套,中后期瓶盖由木塞换为塑料盖。正标是醒目的“五粮液”三个大字,商标背面印有出厂日期,为蓝色油印字体,这对老酒的鉴定有直接帮助。除了交杯牌,酒厂还有五粮液宜宾元曲,在60年代前期还有少量的生产。
1963——1965年
这个时期的五粮液,瓶型是细圆柱型,细长颈,瓶身较直, 木质瓶塞,紫红色塑料胶套密封。
正标为米白色和金黄色的油印均匀分布,正中印有红色“五粮液”特殊大号字体,生产日期以蓝油打码印在正标背面,上部有交杯牌文字及“注册商标”四字,下部厂名写的是“中国宜宾五粮液酒厂”。颈标外观呈手表型,中间写有“交杯牌”三字配以花纹。这就是早期的“交杯”商标。从1964年起,五粮液开始出口外销。
1966—1969年
1966年起,五粮液更换包装设计,瓶型改为上半部凸出的鼓型,瓶颈较细。颈标较之前简化,印有“中国名酒“字样。正标改为红色,图案为金黄色麦穗玉米等杂粮,“五粮液”三字更换了字体,外套金色边,厂名改为“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出品”。瓶盖由木塞更换为塑料,封膜较脆,除了红盖,也开始有绿盖产品。
这一时期的包装更换是研究和考证五粮液发展历程的重要依据。1966年由于“文革”开始,五粮液也步入了低产期。
1968年起,正标“五粮液”三个字套厚了金黄色,中间白色更显纤细。
60年代五粮液拍卖情况
近年来,五粮液是各场次拍卖会上竞拍最为激烈的品种之一,浓香型的五粮液与酱香型的茅台最有市场竞争力。60年代的五粮液因存世时间较长,存世量已相对较少,拥有完好品相的也不多,是一个极其珍贵的年代品种。
2012年1月,在杭州举办的一场陈年名白酒拍卖专场上,一瓶60年代中期的五粮液被拍出98万元的高价;
2012年6月,在北京歌德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,1965年的五粮液拍出了34.5万元,1968年的五粮液拍出了11.5万元。
60年代五粮液收藏行情
相比而言,60年代是五粮液产量较小的年代。一方面是1964年之前,五粮液的生产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低谷,可能与当时三年困难时期全国性的粮食短缺有关。到1960年代中期 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五粮液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,产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。因此整个60年代产量少,这一时期的老酒留存至今逾50年,存世量也更为稀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