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是酒的故乡,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,是世界上酿酒很早的国家之一。酒的酿造,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。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,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。那么,历史悠久的唐朝与酒又有一个怎样的渊源呢?下面小编要给大家说说!
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,历时1800年,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。饮用范围主要还局限于社会的上层,但即使是在上层,对酒也往往存有戒心。因为商、周时期,皆有以酒色乱政、亡国、灭室者;秦末又有“鸿门宴”搞阴谋者。酒被引入政治斗争,遂被视为“邪恶”。
唐朝时是中国饮酒之风很盛的年代,这也是中国酒开始走向民间的时代。杜甫笔下有”斗酒三百”, 李白笔下有“斗酒十千”,可以想象当时的不同种类的酒或酒的品牌,其酒价已经相差十倍或几十倍,跟我们现在的情形已经没有什么两样。
唐朝人好饮,与酒相伴有两种文化和历史现象值得关注,一时唐朝文化极度繁荣,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人群星璀璨,特别是酒仙与诗仙李白,他的诗句中豪情万丈、想象力丰富,这是其它任何朝代的文人所不具备的。
另一方面,唐朝人的性格也很彪悍,“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”, 这种豪迈之气跃然而出。唐朝征战无数,疆域广阔。它三打高丽,最终灭了高丽国。唐朝时还曾派遣使臣去印度,结果印度王把唐使抓了起来,杀了随从。这位唐使逃出后没有回国,直接从吐蕃借兵,灭了当时执政的印度王朝。这次战争被毛泽东称为历史上中国与印度之间冲突的“半次战争”。
唐朝人在好饮中还得出了一个结论,成功的人都善饮。这个结论很有意思,在现代社会中,除了那些技术人才,成功商人和政客都是酒桌上的能者,他们未必酒大,但酒桌上的处事之道,可以反映出他们日常处理事务的情商。
人在酒桌上,也是一个小社会,不仅有上下尊卑,要有日常的礼节。同时,还需要时时面对挑战,面对算计,既要做到合群,又要巧妙地保护自己,所以,酒商也是情商。那种酒量大,胡乱喝的人不叫酒商高。